深度探討Blur 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原文作者:Jessica Shen, Mint Ventures 投資經理

本文先對 Blur 當前的機遇和挑戰展開討論,再談論了從Web3.0  創業和投資角度對我們看到的 Blur 值得學習的點,深挖專案細節,最後簡單探討圍繞 Blur 的潛在投資機會。

Blur 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從$BLUR 幣價走勢來看,市場早期情緒高漲,市場非常期待 Blur 從多維度打敗OpenSea,然而我們客觀冷靜地思考 Blur 存在的挑戰時,會發現仍舊存在不少困擾行業的共性問題,機遇與挑戰並存。

挑戰

1. 缺乏底層技術創新改善流動性問題

Blur 在一定程度上用代幣模型激勵了流動性,但缺乏底層技術的顛覆性創新,長期存在被競爭者抄襲甚至超越的可能。目前來看,Blur 的優勢在於其產品洞察到了使用者的真實需求,推出了方便、好用、直觀的產品,用 UI 創新、代幣經濟學模型創新(激勵掛單、要價而非交易本身)抓住了使用者,但是NFT流動性問題長期看來並沒有被根本性解決。若有競爭對手在 Blur 的基礎上以更快的速度、更直觀的 UI、更專業的產品,推出代幣激勵更高的模型,可能我們就會看到當年 SushiSwap 和Uniswap的競爭情形。

近期,Gem V2也在內測階段,筆者體驗了產品後感受是在 Blur 的基礎上做了產品細節最佳化。雖然 Gem 未來是否發幣尚無定數,但從產品角度,Gem V2的更新可以在資訊重新整理速度、展示的直觀性、要價(Offer)功能的配備上已經可以跟 Blur 匹敵,此外還有可以進行“限時”要價、針對某一特徵要價的功能。特徵要價功能的需求非常確定,許多想要購買含有 Koda 的 Otherdeed 的使用者,已經多次對 Blur 提出類似功能的需求,而 Gem V2已經提前推出。

Web3.0 產品的護城河是許多投資人和專案一直在思考的問題,Blur 目前的護城河尚不能說是產品本身或是代幣模型。Web3.0 的使用者粘性對許多產品都是很大的挑戰,程式碼開源的環境中,吸血鬼攻擊是隨時可能引爆的雷點。反觀能夠穿越牛熊的一些Web3.0 協議,如Curve、Uniswap、Aave、Compound等,除了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之外,穩健的代幣模型、不斷進取的團隊、持續拓寬的生態、使用者對協議安全的信任都對這些協議長期留存在市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lur 是否能夠全方位兼備上述成功的因素,還需要經歷時間檢驗。僅有 UI 和代幣模型的改進,且難以擺脫印鈔機模式的 Blur,還需要挖掘更多技術或協議層的創新,從根本上建立護城河,才能保持長久的優勢地位。

2. 未來引數調整存在流失使用者和交易量的風險

當前交易手續費為 0% ,版稅最低為 0.5% ,僅針對部分 NFT 強制執行版稅。這一規則是短期的 Go-To-Market 策略,長期來看協議不可能一直維持 0% 交易手續費,未來若 Blur 想要更多地支援 NFT 創作者和社羣,靈活版稅政策未來也有可能進行調整。這些調整都是在根本上增加了交易者成本,增加 NFT 市場的摩擦力,當成本提高後,而 Blur 的代幣激勵也消失後,使用者還是會用腳投票選擇成本更低的交易市場,Blur 屆時的成本優勢是否還存在對於其競爭地位尤其關鍵。

3. 代幣補貼結束後的競爭格局變化

Web3.0 許多專案都不得不面臨代幣發行有限而補貼終有發放完畢的一天,印鈔機模式若持續,又會給代幣帶來大量拋壓。Blur 也將會有空投發放結束之時,如果協議設計、代幣模型維持現狀,那麼可以預期屆時流動性會降低不少,市場會質疑 Blur 是否能與 OpenSea 相抗衡,從而對預期和估值產生下降影響。代幣補貼模式的可持續性也會是 Blur 潛在的風險點之一。

4. 第二季空投預期過高

第一季代幣空投給到許多 NFT 玩家極高的獎勵,高昂亢奮的市場情緒有利於市場對專案的信心,會直接反應在代幣價格中。然而我們發現第二季代幣空投總量分配僅有 10% ,少於第一季的 12% ,且預期更多的使用者參與“刷空投”活動,其中不乏專業的打金工作室,根據官方代幣經濟學文件,推斷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完成第二季空投代幣(總量 10% )的解鎖(具體解鎖及空投資訊以官方公告為準)。

。明顯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使用者可能會在第二季空投發放時,感受到現實與預期的落差。同時,代幣價格若在空投大量拋壓預期下呈現下降趨勢,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市場 FUD 情緒,增加情緒的落差感,導致使用者和代幣持有者對專案產生信心動搖。

5. 代幣價值捕獲能力較弱

目前來看,Blur 的代幣價值僅在於協議治理權、提案權等,協議尚未有收入,因而也沒有收入分享給代幣持有人的機制,代幣價值捕獲能力較弱,對其幣價上升空間產生壓力。在路線圖中,Blur 暗示了“F-Switch”,意為“費用開關”。倘若今後開啟協議收入,並透過一套機制設計將收入分享給代幣持有人,有機地促進協議業務增長、生態拓展,同時有利於穩定幣價,那麼 Blur 的長期發展前景會更廣闊。

機遇

 1. 宏觀市場及 NFT 行情改善

NFT 市值和交易量目前集中在以太坊上,與以太坊市場情況及加密貨幣市場整體走勢高度相關。隨著加密貨幣市場情況不斷改善,NFT 市場預計隨之回暖。儘管市場在下個牛市到來前還將持續震盪築底,但 NFT 市場已經經歷過 2022 年的各種大跌行情,藍籌 NFT 專案的生命力在各種危機後愈加顯得健壯,Yuga Labs和其他藍籌專案方給社羣帶來的各種新活動和新預期,也預計會給行業持續帶來新的敘事。

NFTGo 在《NFT Annual Report 2023 》中提到, 2022 年以太坊上全年 NFT 交易者總量為 1.87 M,而 Dune@sixdegree 資料顯示 2022 年以太坊上活躍地址數達 48.16 M,是 NFT 交易者數量的 25 倍多。熊市期間 Blur 的空投、發幣已經讓許多 NFT 圈外的使用者更願意加入到 NFT 的交易和炒作中。Blur 也已經在專案早期獲得了非常多的關注度,若 Blur 在行業內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隨著牛市到來,NFT 交易市場的頭把交椅帶來估值的提振可能會給$BLUR 價格帶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2. 賽道競爭優勢助力業務橫向拓展

自 Blur 10 月底上線以來,期間的累計交易量已經領先 OpenSea、X2Y2、LooksRare等主要交易平臺,發幣後持續空投預期預計還將繼續刺激 NFT 交易量集中在 Blur 平臺上。當使用者的交易習慣、 NFT 使用習慣傾向於首選 Blur,Blur 有望在代幣激勵結束後留存大量 NFT 專業交易者和巨鯨使用者。

在Blur 路線圖中,筆者解讀出 Blur 對 ERC 1155 領域交易、開啟費用開關(F-Switch)、流動性專案(Liquidity Project)方向拓展的想法,“含糊其辭”的路線圖似乎暗示了 Blur 未來還將進一步在 NFT 生態中橫向拓展業務,從中一窺 Blur 成為一站式 NFT 基礎設施的野心(僅為個人對 Blur 路線圖的解讀,不代表專案官方想法)。官網中還有對 NFT API 申請的表格,許多 NFT 協議和產品也都等待著 Blur 開放其 API 埠使得 NFT 報價更加準確,交易、清算的流動性更加好。

OpenSea 近期調低交易手續費、變更靈活性版稅的規則,讓市場更加確信了 Blur 對 OpenSea 產生的威脅。兩者橫向比較來看,OpenSea 更類似“多鏈 NFT 大型超商”,側重於 NFT 一級發行和不同種類的 NFT 的展示,適合作為 NFT 新手小白登入 NFT 的第一站,而 Blur 定位在“NFT 專業交易工具”,側重於專業級別的交易買賣,適用於 NFT 老手、巨鯨、做市商等專業玩家的市場。二者定位重心不同,導致了目前 OpenSea 的交易者人數仍舊是最多,但 NFT 的二級交易量整體佔比更高。Blur 第二季空投結束後,二者的交易量情況、交易者人數仍需要持續關注,會是競爭格局的重要指標。

3. 代幣經濟學模型存在各種業務增長、代幣增值可能

從本質上來講,Blur 與 OpenSea 最大的不同在於 Blur 是一個內嵌了代幣經濟系統的 NFT 交易市場。Chirs Dixon(a16z合夥人)和 Fred Ehrsam(Paradigm創始人)曾在 2017 的訪談中提到,代幣是一個針對(網際網路平臺公司)擴張問題的通用解決方案,當一個新的網路平臺還沒有足夠多的網路價值的時候,用財務激勵和吸引早期種子使用者,然後這種財物價值會慢慢收窄,因為網路價值已經逐漸增長。這也是為什麼 Blur 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彎道超車,與 OpenSea 平起平坐的原因。內嵌了代幣模型的 NFT 交易市場使得每個參與者(創始團隊、NFT 社羣、使用者、做市商等)都可以直接在這個平臺中獲得激勵,分享共建產品後產生的網路效應紅利。未來代幣空投激勵、社羣激勵還將持續一段時間,Blur 逐漸積累的使用者資料和網路效應將加固社羣對產品的信任和使用者使用習慣,從而持續產生正迴圈。

從微觀上來看,$BLUR 公佈的簡單的代幣經濟學文件,為 NFT 社羣去中心化治理留了許多開放性選擇。在治理機制中,Blur 設定了三個委員會來協調治理過程,其中激勵委員會(Incentive Committee)負責管理協議給社羣的激勵,工作範圍包括提供做市商流動性、社羣代幣激勵等,同時也提出如果當前激勵預算使用完畢(第一季 12% 的代幣空投、第二季 10% 的代幣空投),可以透過治理申請更多激勵分配(剩餘 39% 社羣代幣)。

創始人@PacmanBlur在採訪中曾提到對代幣價值捕獲的思考,市場中對於 Blur 協議採用 Voting Escrow 模型來進行更多價值捕獲的討論已經出現,我們也瞭解到 Blur 有意往 veToken 模型發展(但具體進度未知),未來若代幣價值捕獲協議收入,同時協議穩居交易市場領先地位,那麼代幣估值將有更多增長空間和動力。

我們從 Blur 專案學到什麼?

Web3.0 創業

產品設計的多處細節體現了團隊對 NFT 市場痛點的深刻認知、對使用者需求的清晰瞭解。Blur 貼心的產品設計吸引了大量 NFT 頻繁交易者和巨鯨使用者,針對 NFT 流動性準確的營銷激勵模式和空投預期將大量非 NFT 領域的 Crypto 使用者的關注力集中起來,持續的空投預期和功能更新不斷昭示著 Blur 進一步“改變使用者習慣”和顛覆 OpenSea 中心化平臺的野心。

1. 清晰瞭解市場需求,打造真實解決市場痛點的產品

Blur 於 2022 年 10 月 19 日正式上線,此後好評如潮。除了其他交易市場、聚合器也具備的空投預期、挖礦機制等,Blur 的主推產品特色是速度、 0% 交易手續費(後續可能會上調)、合集出價功能(Collection Bidding)。極為樸素的功能細節,卻在產品層面把 NFT 交易市場效率拔高了一個層次。Blur 多個產品細節配合前期 Go-To-Market 運營策略的組合拳讓對手們看起來從未真正瞭解使用者和市場。

  • 速度:Blur 的速度優勢主要體現在 UI 介面對(1 )交易進行中(Pending)的資訊重新整理速度,(2 )掛單(Listing)的資訊重新整理速度。樸素的功能卻是 Blur 能在紅海的 NFT 交易市場突出重圍的殺手鐧。

Blur Mirror

這個看起平平無奇的功能,對於專業交易者、頻繁交易者而言極為重要,也是 Blur 贏得使用者的關鍵。在 FT 代幣的交易市場,價格重新整理速度已經不是使用者敏感點所在,因為我們預設各家交易所的資料更新速度都差不多,不會造成很大的套利差,但在 NFT 交易市場,市場不得不接受原有幾家交易平臺緩慢的報價資訊。

Michael Lewis 的《高頻交易員》描繪了華爾街的高頻交易員(High Frequency Trader)為了更高階別的資訊傳輸速度,不惜斥巨資鋪設光纖線路,速度對交易盈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普通的 NFT 交易還沒有發展到高頻交易的內卷階段,但是 NFT MEV和 NFT 機器人已經證明資訊流速度能夠創造巨大價值。因此,當 Blur 帶著最快的資訊流速度橫空出世時,給使用者(尤其是掃貨需求強的專業級使用者)帶來了碾壓其他平臺的交易體驗,頻繁交易的 NFT 炒家、巨鯨快速而自然的切換了交易市場的使用習慣。Blur 可以說是第一家真正意識到資訊流速度對於 NFT 交易重要性的平臺,也因此快速贏得了市場。

  • 成本

Blur 也盡力為使用者提供交易成本最低的環境。降低成本是最直接解決流動性的方法之一。交易手續費、版稅、Gas Fee 和 NFT 本身的價格構成了交易者的主要成本。除了流動性,使用者對交易成本的敏感性也是極高的,市場會用腳投票,選擇成本最低的平臺。本文就交易手續費和版稅展開討論。

  • 交易手續費(當前 0% )

Blur 上線至今一直主打 0% 交易手續費,對於 OpenSea 2.5% 、X2Y2 0.5% 、LooksRare 2% 、SudoSwap 0.5% 的交易手續費都是一個極為有力的打擊。對於賣家來說的確可以將手續費透過 NFT 自身價格轉嫁給買家,但是降低交易手續費本身在市場中起到了促成交易的作用,拉近買單賣單的距離。未來 Blur 可能會在社羣決議下提高交易手續費,但是短期內仍舊會維持這一水平。

  • 版稅(初期為最低 0% ,後調整為最低 0.5% )

Blur 在 2022 年 10 月公開上線時,不強制執行創作者版稅,賣家可以將版稅最低設定為 0% ,也可以按照原有創作者版稅方案執行,但是對於支付 0.5% 版稅的交易者 Blur 明確會給與更多空投以鼓勵這種行為。言下之意,Blur 支援創作者,但也深知降低版稅也是促成交易的關鍵點。後期 Blur 將版稅規則調整為最低設定成 0.5% ,雖然標準線上升但沒有引起社羣對於X2Y2反覆更改版稅規則時候那麼大的爭議。

代幣發行後,Blur 也很快宣佈了新的版稅規則,從吸引創作者角度出發,反擊 OpenSea 對 Blur 實施的一系列“制裁”政策。

前情提要:

2022 年 11 月,OpenSea 上線了交易市場黑名單(Blocklist)工具(包含 Blur 在內的多個不強制執行版稅的交易市場),NFT 創作者可以選擇使用該工具,以遮蔽在不強制執行版稅的平臺上進行交易,但好處是 OpenSea 會對採用該工具的 NFT 合集強制版稅收取,不採納該黑名單的 NFT 合集可以在多個交易市場進行交易,但是 OpenSea 不會對買家強制執行版稅。這一舉措讓許多創作者陷入兩難境地,若選擇 OpenSea 的黑名單,版稅收入比例得到了保證但是會犧牲 NFT 在 Blur、X2Y2等交易市場中的流動性機會,若選擇了多個平臺的流動性,就不得不犧牲部分版稅收入。

2023 年 1 月,Blur 使用 OpenSea 的 Seaport 協議,巧妙繞過了上述黑名單工具的政策,意味著新發的 NFT 可以在採用 OpenSea 黑名單工具的同時,在 Blur 上進行交易。如此一來,NFT 創作者們可以在 OpenSea 上徵收全部版稅,同時也可以在 Blur 上進行交易。

Blur 最新的版稅政策給了 NFT 創作者提供了 3 種選擇:

(1 )選擇一:不採用 OpenSea 黑名單工具的新 NFT 合集,Blur 對這類新 NFT 執行最低 0.5% 的版稅保護;

(2 )選擇二:採用 OpenSea 黑名單工具的新 NFT 合集,Blur 對這類新 NFT 同樣執行最低 0.5% 的版稅保護(因為 Blur 目前透過 SeaPort 協議繞過 OpenSea 黑名單);

(3 )選擇三:NFT 合集若完全禁止在 OpenSea 上交易,Blur 會強制執行完整的創作者版稅(Full Royalties);

此外,Blur 還諷刺性地給出了目前尚不可執行的“選擇四”:若 OpenSea 停止黑名單工具,Blur 會與 OpenSea 一同執行完整的創作者版稅政策,可以看作是 Blur 隔空喊話 OpenSea 取消黑名單政策。

細思其中的博弈邏輯,看似是“版稅之爭”,實則是價格拉鋸戰,因為當版稅政策一致時(選擇四:OpenSea 取消對 Blur 黑名單),兩個平臺成本端的競爭就直接落到了交易手續費上,屆時誰能夠在價格戰中堅持更久就更有可能獲得更多使用者和交易量。Blur 採取的代幣模型激勵及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在 NFT 社羣參與治理、國庫資金投放、流動性激勵方面具有更多靈活性,使其在吸引 NFT 社羣和創作者方面更加具備優勢。

Blur Mirror

  • UI 展示:Blur 為 NFT 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交易資訊,降低使用者在不同平臺間切換的時間成本,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資料看板的精細最佳化則為 NFT 交易者的決策提供了更好的輔助,利於交易頻次的提升。

NFTGo 在其最近釋出的《NFT Annual Report 2023 》中總結到,NFT 專業交易者的習慣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從原本先在社交媒體發掘專案,然後去 OpenSea 完成交易,發展到如今是發掘專案後,透過資料分析平臺、聚合器調查後再進行交易。

Blur 的 UI 介面類似 Bloomberg,為 NFT 交易者提供了多維度的交易資訊,包含歷史交易走勢、交易深度、掛單資訊、要價情況以及 NFT 合集自身的基本資訊,包括髮行總量、版稅比例、持有者佔比等。一覽無餘的 UI 介面使得交易者不再需要去多次對比其他交易市場、資料分析看板的資訊,也無需跳轉多個頁面獲得判斷交易所需的資訊。在設計方面,Blur 專業化的展示體現了團隊對 NFT 交易者細緻入微的瞭解。

橫向比較來看,同屬聚合器賽道的 Gem 以及已經整合到 Uniswap 的 Genie,在產品設計方面差距甚遠。交易者仍需跳轉多個介面獲得資料和資訊,看似更全面的資訊展示,實際存在較高的資訊冗餘,使用者選擇和等待的時間提高了交易摩擦,降低了交易頻率。其中,Gem 的展示介面直接整合了Dune Analytics的資料展示、Bubblemaps 的持有者地址的圖譜功能,資料的全面性不錯但直觀性欠佳,且資料真實性也完全依賴第三方。相比之下,Blur 僅提供了有限的資訊和資料,但是聚焦在 NFT 交易的關鍵資訊上,資訊的直觀性、可讀性更高。Blur 團隊對 NFT 使用者交易習慣的瞭解、對 NFT 行業痛點的認知,都體現在了專業和貼心的產品設計中。

Blur 持續改變 NFT 行業交易正規化的野心從近期 UI 最佳化中可見一斑。當前的 UI 設計簡化了使用者的交易流程,但其業務版圖目前僅覆蓋了交易市場,重心更多在 NFT 的二級交易,NFT 初階使用者一開始還是會將 OpenSea 作為跨入 NFT 世界的第一站,因為 OpenSea 有其更加 NFT 小白友好、多鏈、多品種的優勢。Blur 在 2023 年 2 月 17 日,更新增加了“Trending”(趨勢潮流)看板功能,使用者可以直接在 Blur 上看到近期火熱的 NFT 專案,將 NFT 市場更一線和更早期的交易訊號也納入展示範圍。

我們可以看到 Blur 在朝著 One-Stop-Shop 一站式平臺的方向發展,協議中積累了大量使用者後,當使用者使用習慣逐漸養成後,配合不同業務的交叉銷售,Bulr 對 NFT 市場的影響力會進一步增加。

Blur 官網 BAYC 系列

  • 合集出價功能(Collection Bidding): Blur 除了擁有和其他競品一樣的掃貨(Sweeping)、批次上架(Bulk Listing)等功能以外,其針對一個 NFT 合集推出的出價功能贏得了眾多 NFT 專業交易者的喜愛。

其他交易平臺上的出價功能僅能針對單一 NFT 或者乾脆沒有該功能,抽象類比到 FT 的交易中,意味著市場中只有賣單資訊是透明公開清晰的,但交易者對某一 NFT 合集的買單需求情況是沒有清晰瞭解的渠道的。Blur 的合集出價功能填補了這一關鍵的市場資訊、功能空缺。在設計該功能時,Blur 也開啟被盜 NFT 保護功能(Stolen NFT Protection),避免被盜 NFT 被出價買走的情況。

Bid 功能使得使用者可以直接用ETH資金進行出價,省去了在某些平臺需要將 ETH 兌換成 WETH 再進行交易的繁瑣流程,進一步節省了使用者的交易時間。

2. 利基市場產品定位,反而掌握了市場核心使用者

因為 UI 介面酷似 Bloomberg、具有程式碼風格,Blur 的 Pro-Trader-Friendly (專業交易者友好)的特色非常鮮明,但這也與其初期產品定位在服務於 NFT 專業交易者、NFT Flippers 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有關。在 NFT 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以太坊上藍籌 PFP 資產為主、大量腰尾部 NFT 資產為輔的格局,使用者群體中也逐漸形成了一批經驗豐富的 NFT 炒家、專業交易者和做市商,這部分人群雖不是推動 NFT “Mass Adoption”的一線力量,但他們掌握了大量的藍籌資產、對 NFT 炒作/Flip 的專業經驗、且是行業流動性的主要來源。這部分利基市場也是 NFT 市場中最活躍的玩家,掌握了這部分使用者,也意味著掌握了 NFT 中最核心的使用者群體。NFT 使用者市場眾口難調,Blur 沒有選擇更多小白使用者、新使用者友好的簡單可愛的 UI 設計,選擇了程式碼風格的介面看板,切入專業級的市場,掌握的是更加活躍、資金體量更大、流動性動力更強的高價值交易使用者。後期隨著使用者增長,新使用者也有望逐漸轉化成為高階玩家。

對於 NFT 巨鯨、高頻交易者、NFT Flippers、專業交易者、NFT 基金、NFT 做市商而言,以往一直缺少比較一站式好用的工具和產品,Blur 的出現為專業玩家解決了這一痛點,專業的細節設計帶來了全新的使用者體驗,在社羣內獲得了極佳的口碑,得到了使用者口口相傳的好評。

3. 增長優先戰略快速攻城略地

創始人@PacmanBlur在公開的採訪中曾提到,相比短期內零協議收入,Blur 更加重視早期使用者增長和創造給使用者帶來真實價值的產品,好的產品不會擔心長期變現的方式,早期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直觀的產品爭奪使用者。

2023 年 2 月 18 日,OpenSea 宣佈短時間內實施 0% 交易手續費的政策,同時對於所有 NFT 合集都採用可調節式的版稅政策(此前是僅針對新的 NFT 合集),最低版稅水平 0.5% (與 Blur 最低版稅線一致),並且取消了對 Blur 的黑名單工具。這一行為已經足以證明,OpenSea 感受到了 Blur 對它造成的巨大威脅,不得不採用更低的費用、更靈活的版稅政策來做抵抗。(備註:合約中已經採用了鏈上強制實行版稅收取的 NFT 合集不適用可調節版稅政策。)

OpenSea Twitter

4. 運營技巧方面,持續的空投預期與產品新功能的節奏完美契合,牢牢鎖定使用者和市場關注度

  Blur 發幣前的運營策略也值得所有創業團隊學習。加密貨幣領域的“空投文化”一直能夠吸引較多的流量和關注度,但是能夠把代幣空投作為工具並把價值發揮到極致的,Blur 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

  • 確定性:Blur 發幣前第一季的空投分成了三輪,分階段“調教”使用者使用 Blur 平臺,Airdrop 1 給了參與內測的部分使用者,Airdrop 2 激勵給掛單的使用者,Airdrop 3 激勵給要價的使用者。除了第一輪的空投是內測結束後宣佈,Airdrop 2 和 Airdrop 3 均是在活動刷空投前宣佈規則,對於通常閉著眼睛盲刷空投的使用者來說,確定性是更高的,方向性也會更強,既能夠實現 Blur 希望使用者體驗的功能(掛單及合集要價功能),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又能夠使得使用者“勞有所得”。
  • 遞進性:第一季的三輪空投,每一次都比前一輪空投量更大(第二輪是第一輪空投的 1-2 倍,第三輪是第二輪的 10 倍),給與更多後入場的使用者更多的激勵。此外,Blur 在宣佈第三輪空投時,同時上線了獨家的“合集要價”(Collection Bid)功能,也給予了這個功能的使用者最多的獎勵空投,將空投激勵用到了產品新功能宣傳和使用者習慣強化上。“合集要價”本就填補了市場空缺,而團隊運營的巧思使得功能推廣輕鬆實現。

並不是說“空投”都是有效的、有益的,也不是照搬 Blur 的空投模式一定會再次成功。Blur 運營上的成功,在於團隊深諳使用者對於空投的預期,並利用預期設計了良好的節奏匹配新功能進行宣傳,沉澱為長期的社羣繫結關係。

5. 代幣經濟學展現團隊長期建設產品的決心和DAO治理的願景

$BLUR 的代幣經濟學體現了團隊長期建設專案的目標和去中心化治理的願景。創始人@PacmanBlur曾在 Twitter Space 中多次提到,Blur 的代幣經濟學設計是由團隊與投資人 Paradigm 共同合作設計,借鑑了不少其他DeFi專案的代幣經濟學模型(包括 Uniswap、GMX、dYdX等)。從代幣經濟學文件中看出,團隊深知代幣是聯結社羣的橋樑,大部分的代幣(51% )最終都會分發給社羣參與者,其構成如下所示。

  • 🎉 51% Blur 社羣成員 = 12% 第一季空投 10% 第二季空投 29% 其他貢獻者撥款/社羣專案/激勵等

團隊非常重視社羣去中心化參與協議未來治理,給與社羣 51% 的代幣,也非常重視回饋和獎勵創作者、NFT 社羣、社羣貢獻者,代幣經濟學也為 NFT 創作者留足了激勵空間,有利於協議期吸引 NFT 創作者和社羣。

Blur 官方文件

Web3.0 投資

1. Web3.0 急需 Mass Adoption 的不是使用者,而是優秀的創業者、開發者

NFT 誕生於 2017 年,由加密貓 CryptoKitties 的創始人 Dieter Shirley 提出,為了讓市場區分 CryptoKitties 與 ERC 20 的區別,將 NFT 非同質化代幣的概念推向市場。2018 年 OpenSea 成立, 2021 年末 Gem 成立, 2022 年X2Y2、LooksRare 誕生,NFT 市值在 2022 年曾達到346 億美金的最高水平(2022 年 5 月),然而 NFT 交易平臺中的最基本的買單集中資訊展示直到 2022 年第四季度才由 Blur 向市場推出,讓身處加密貨幣投資機構的我再次意識到,行業優秀的創業者太少,真正最迫切需要 Mass Adoption 的不是使用者,而是優秀的創業者、開發者。

Blur 的創始人近期解除“匿名”狀態,公開展示了自己過往的經歷。在各種採訪和公開資訊中我們可以知道,@PacmanBlur具有工程師教育背景, 2016 年第一次創業就成為了 Y Combinator 2016 年冬季批次的專案之一,此後他去 MIT 學習數學和電腦科學時期遇到了 Blur 的聯合創始人。2018 年,當他們還在 MIT 讀書期間,兩人一同創業,並且在 2021 年把公司成功出售。結束了上一段創業後,兩人很快就開始 Blur 專案的創業,因為@PacmanBlur自己在 2021 年的時候著迷於 NFT 交易,但作為使用者的他覺得市場中缺乏從交易者角度去思考和設計的交易市場、NFT 基礎設施,所以產生了 Blur 的想法。Blur 的 10 人團隊也是人才濟濟,包含 7 名工程師曾來自於 Citadel、Five Rings、Twitch 團隊,以及 1 名來自 Square、Brex 的設計師。總的來說,Blur 團隊具備傳統金融行業的交易公司、大型流媒體平臺的開發經驗和知名公司的設計經驗,是 Blur 能夠推出廣受使用者歡迎產品的良好基礎,兩位創始人過往的創業和合作經歷也為再度合作、管理團隊、融資做了充分的鋪墊。

2. 解決行業真實痛點的產品不畏懼紅海競爭

Blur 團隊於 2022 年 1 月成立, 5 月開始產品內測, 10 月產品公開測試,專案成立一年左右發幣。專案的節奏在加密貨幣圈不算非常快,但是可以看出團隊自始就有清晰的產品思路,在熊市大環境下始終保持著開發產品、推出新功能的節奏。儘管在 Blur 上線之前已經有許多 NFT 交易市場率先搶佔市場,但行業痛點一直存在,一直未被現存的競爭者所解決。對於創業團隊來說,賽道競爭是需要考慮的一方面,但是按照第一性原理,重心更應該在於“解決行業痛點”。如果產品足夠優秀,可以改變賽道原有競爭格局,厚積薄發,甚至引領行業的趨勢和發展。

都說成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Blur 沒有選擇在完美的時機(牛市)上線產品,甚至連發幣都沒有等到牛市來臨。但從結果看,Blur 已經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甚至成為了熊市期間自主製造敘事的專案。無論產品上線、發幣時間是在熊市還是牛市,對於足夠優秀的產品和團隊差別不會非常大,但對於普通專案可能會有天差地別。這是筆者觀察到的所有成功的創業團隊都具備的自信。

3. 團隊認知決定了產品上限

  • 合集要價功能(Collection Bidding)填補了市場資訊空白。Blur 的合集要價功能是提升流動性的關鍵功能,填補了 NFT 市場中巨大的資訊空白。之前擺在 NFT 交易者面前的一個問題是,供給明確而需求不清晰,即使用者以往只能在其他交易市場/聚合器清楚瞭解掛單情況,但對於 NFT 的要價需求情況無法掌握,好比在訂單簿上交易員只看得到賣一及以上的資訊。Blur 的合集要價功能平平無奇,但卻給使用者提供了直觀、清晰的買單要價情況,當資訊的空缺被填補,使用者交易慾望從根本上提升了。這一功能也極大的方便了掌握大量 NFT 熱錢的使用者(巨鯨、頻繁交易者、專業交易者、做市商們)的低買高賣交易。
  • 代幣激勵“流動性”,而非“交易量”。在多個@PacmanBlur參與的 Twitter Space 和採訪中他都提到,Blur 與其他一些交易市場的代幣經濟模型的區別點在於,激勵“流動性”而非激勵“交易量”,後者往往陷入對刷量交易(Wash Trade)的激勵,而使得交易量虛增。作為 NFT 交易市場,“流動性好”的定義是賣家掛單可以快速賣出,買家要價可以快速買入。Blur 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將代幣激勵給貼近地板價的掛單和要價,即那些在市場中幫助“撮合交易”的使用者。可以類比理解為,鼓勵更多的使用者集中資金到“買一”和“賣一”,當價格波動時交易自然發生,流動性激勵最終會傳導至交易量,但是顯然比直接激勵交易者更加“有機”。
  • 早期以增長為重,變現對於好產品不是大問題。對於 0% 的交易手續費導致短期內協議零收入,@PacmanBlur的回答是專案早期更加重視使用者增長和打磨產品,類似阿里巴巴早期的戰略方法,先讓利給使用者,專案達到絕對的優勢地位後,再思考變現途徑會是更加容易。創始人的“先增長,再變現”戰略或許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創業專案和團隊,但是展現出了他們對於長期建設專案的耐心和信心。

4. 投資是個互相選擇、共同成長的過程

很多人看好 Blur 的一個原因是資方背景中有亮眼的 Paradigm,但筆者更覺得這個組合是“互相選擇”和“共同成長”。團隊對於先增長再考慮收入的遠見,與 Paradigm 長線投資風格一致,像是兩個“長期主義者”的結合。在代幣經濟模型設計方面,Blur 也與 Paradigm 一同合作,相信在過程中借鑑了不少 Paradigm 研究團隊之前在 Uniswap 等其他專案的代幣設計經驗。兩支優秀團隊各自發揮優勢,幫助彼此成長、互生共贏,互相帶來價值的過程,是值得從業者們參考和學習的。

反思在研究Web3.0 一級專案的工作中,時常能聽到兩種極端的故事:(1 )某專案 A:各家知名加密貨幣基金爭搶份額;(2 )某專案 B:無人問津,融資 N 月未果。在互相選擇的階段,倒追和被追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從沒有“最正確”的選擇,只有當下“最合適”的選擇。在這個資訊不對稱、不充分的市場,投資人和專案方都需要衡量好自己的價值和需求。對於投資人來說,確定好自己的投資賽道和方向,同時提升自己能夠給專案和行業創造的附加值,能夠更加精準匹配標的專案;對於創業團隊來說,每一分融資帶來的槓桿效應也不一樣,選擇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投資人,在漫漫創業路上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論。

反思在投後專案的跟蹤中,尚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加密貨幣行業從業者整體都年輕,創業者、投資人難說誰更有經驗和認知。但無論是哪方,都需要有對行業的長期信仰和耐心,冷靜對待市場噪音,有獨立自主的判斷,不斷打磨自己對賽道和行業的認知,給使用者和行業帶來力所能及的價值創造,相信這個市場不會辜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的每個人。

圍繞 Blur 的潛在投資機會在哪裡

1. 代幣投資

$BLUR 代幣當前流通市值約為 3 億美金左右(2023 年 3 月 1 日,流通量 13% 左右),全流通市值 FDV 為 25 億美金左右。根據我們對 Blur 的估值,當前$BLUR 屬於偏高估區間,已經包含了市場對 Blur 專案的未來較高的預期。代幣投資仍需考慮上述 Blur 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以及宏觀因素的轉向。

2. NFT 投資

自從 Blur 去年 10 月上線以來,NFT 市場交易量提振不少,流動性增加也使得交易員投資買賣的意願更強,更多的套利、交易機會隨之增加。Blur 2 月 14 日開啟第一輪代幣空投領取的同時,也宣佈了第二季的活動,可以明顯從資料上看出,交易者們也在積極參與“連環空投”活動, 2 月 15 日交易量較之前有明顯增長。預計在 Blur 持續進行的第二輪空投活動期間,NFT 市場還將保持同等熱度。

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更加高階一些的 NFT 交易,還可以配合 NFT-Fi 工具進行槓桿和風險對沖。NFT 期貨產品包括 NFTPerp、NFEX、Tribe 3 等。部分 NFT 交易員為了得到更多的空投,會頻繁大量在地板價附近掛單或要價(Collection Bid),期貨協議可以幫助對沖交易達成後 NFT 價格上漲下跌帶來的風險,也可以使得 NFT 投機者在 NFT 市場流動性較好的時候,給交易策略增加槓桿。

當然,許多 NFT-Fi 協議還處於早期階段,也會存在一定使用成本,投資者需要自行計算,平衡收益與成本後設計交易策略。NFT 市場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做市商業務也逐漸興起,在 NFT 市場中也存在莊家拉盤導致散戶交易者被套的情況,提醒投資者注意 NFT 交易風險(本文不作為投資建議)。

3. Blur 及 Paradigm 生態合作

Blur 專案自身的強大也會有反哺合作方以及 Paradigm 投資其他標的的可能。2022 年 10 月底 Blur 剛上線時,Paradigm 與 Justin Roiland 合作的社會實驗專案Art Gobblers開啟 Free Mint 活動,地板價一度飆升至 14 ETH。Blur 的投資人和幫助 Blur 宣傳的 KOL 可以直接參加 Free Mint 從中獲益。從這一事件看出,Paradigm 和 Blur 關係緊密,不排除未來還會有互相造勢、互相貢獻流量的運營策略。Paradigm 也曾投資多個 DeFi、NFT、<span=””>公鏈、MEV 專案,旗下的專案和產品或許未來還會有與 Blur 進一步合作的可能。

小結

Blur 擁有一支意在真實解決行業痛點和長期建設的團隊,在 Paradigm 的長遠眼光和代幣經濟學模型的專業認知加持下,我看到了 Blur 進一步改變 NFT 交易正規化、顛覆 NFT 市場格局的未來。

資訊來源

  • Blur 官方 Mirror
  • Blur 官網
  • Blur Escalates Royalty Battle With OpenSea, Recommends Blocking Platform – CoinDesk
  • OpenSea Launches First Royalty Enforcement Tool Amid NFT Marketplace Drama – CoinDesk
  • @pandajackson 42 關於 Blur 的 Tweet
  • Blur Tokenomics 代幣經濟學解讀 – @jessicaxyshen
  • Blur – the NFT marketplace for pro traders | Interview with Pacman | Token Terminal
  • Blur Foundation 代幣經濟學文件
  • 交易市場概覽 – NFTGo
  • NFT 交易市場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 Blur 空投領取、未來路線圖頁面
  • Blur Rugs OpenSea – Web3 Academy
  • Blur 程式碼庫
  • @0x Prismatic 關於 Blur、OpenSea 的推文
  • Delphi Digital關於 Blur 的分析推文
  • 0x Kofi 對於 Blur 的推文
  • Chris Dixon 與 Fred Ehrsam 2017 年的訪談記錄中文版

致謝

本篇研報離不開 @xuxiaopengmint@fanyayun 的建議和稽覈。感謝@MasterXDai對產品護城河、NFT 交易市場賽道、代幣經濟學模型等角度的討論和思路指引。另外,非常感謝@BTCdayu 對報告的及時指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