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預期刺激鏈上資料激增,王牌產品Link3面臨考驗

原文作者:西柚,ChainCatcher

近日,中心化社交圖譜協議 CyberConnect 鏈上資料的激增,吸引了一大批註意力。這個早在 2021 年就推出的專案,為何在今年的 3 月、 4 月份期間關注熱度直線上升?

其實,CyberConnect 資料增長離不開其推出的王牌社交產品 Link 3 ,其中代表使用者身份的 ccProfile(個人資料)NFT就是本次資料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細究發現,CyberConnect 資料激增主要有兩方面助力,一方面是降低了使用者鑄造 ccProfileNFT 的參與門檻;另一方面是潛在的空投預期刺激了擼毛大軍的參與。

對於社羣使用者來說,除了鏈上資料優異表現之外,他們更關注 CyberConnect 產品及生態進展。而 Link 3 作為 CyberConnect 官方搭建的應用場景產品,自然成為使用者參與互動的主要陣地。但隨著使用者的增多,Link 3 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有關它的使用體驗反饋也越來越多,有使用者驚歎於它的創新及使用者參與度之高,也有使用者抱怨平臺上專案方廣告多,可玩性差。

參與門檻降低、空投預期刺激鏈上資料激增

Dune 使用者@ryanli 27 資料顯示, 3 月份 CyberConnect 月活錢包地址數(UAW)高達 73 萬,創歷史新高。其中,推出的 ccProfile NFT 在 3 月份鑄造量就有 59.4 萬枚,佔總鑄造數的 72% 左右,同樣創下歷史新高。截至 4 月 20 日,ccProfile NFT 鑄造總量為 87.4 萬枚,持有地址數為 85 萬。

從日活使用者資料變化趨勢來看,CyberConnect 應用相關資料主要從 3 月 8 日開始加速增長,並在 3 月 18 日日活使用者數達到高峰,當日活躍地址數約為 21 萬,高速增長一直維持到 3 月 20 日前後。如今,日活地址數約為 4 萬左右。

為何 3 月份,CyberConnect 資料表現會如此優秀?

其實,從每日資料變化來看,從 2 月 7 日開始,CyberConnect 上的日活資料就開始有了上漲趨勢。

追溯發現,在這期間 CyberConnect 降低了 ccProfile 鑄造門檻,不但在BNB Chain 上開放鑄造,還在 2 月 7 日-3 月 13 日的駭客松期間,支援使用者免費註冊 12 位字元以上長度的使用者名稱(Handle),並取消了註冊邀請模式。在這之前,CyberConnect 僅支援使用者在以太坊上鑄造 ccProfile,需要支付 0.1 ETH,並需要有邀請碼。由此來看,CyberConnect 不但簡化了使用者註冊流程,還降低了鑄造 Gas 費用。

目前,使用者想要在 CyberConnect 鑄造 ccProfile NFT 時,使用者名稱在 12 個字元以上依舊只需支付BNB Chain鏈上 Gas 即可,大約為 0.4 美元左右。

除了降低鑄造門檻外,刺激資料增長的另一主要原因是 CyberConnect 的潛在空投預期。3 月 16 日,Arbitrum宣佈空投 ARB 代幣,每個地址賬戶空投代幣價值人均 1 W 左右,它帶來的財富效應徹底點燃了社羣使用者熱情,積極尋找下一個可能會存在空投的未發幣專案佈局。而未發幣的 CyberConnect 自然被使用者選中。

其實,在 3 月下旬,不僅是 CyberConnect 鏈上資料上漲,未發幣專案如 Zkysnc、Starknet、LayerZero 等都出現了鏈上互動資料的增長,其中同賽道的未發幣專案 Lens 的 Profile NFT 地板價也急劇上漲,最高漲至 0.15 ETH,在這之前地板價時常維持在 0.06 ETH 左右。但由於使用者進入 Lens 生態需要持有 Profile NFT,目前,Profile NFT 已暫停註冊,使用者只能在二級市場OpenSea上才能購買,地板價為 0.01 ETH 左右,價值 200 美元。對於擼毛使用者來說,這樣的互動成本有些過高。

相較於 Lens,CyberConnect 參與門檻比較低,使用者甚至只需支付 Gas 費就可擁有 ccProfile NFT,參與到 CyberConnect 相關生態。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自然成為擼毛大軍眼中的優質專案,刺激了鏈上資料的激增。這也能合理解釋了為什麼 CyberConnect 是日活資料是在 3 月 18 日達到最高峰。

CyberConnect 專注社交資料層、搭建真實應用場景推出 link 3 

鏈上使用者資料的激增,也讓使用者開始重新審視 CyberConnect 及其相關生態產品。

CyberConnect 主要用於構建基於區塊鏈地址的去中心化社交圖譜,最早建立於 2021 年 9 月。該產品旨在將社交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返還給使用者,使社交圖譜具有自主權、可移植性、可組合性;還為Web3開發者提供一個構建應用或整合資料的底層基礎設施,開發者可以透過簡單的程式碼將社交圖譜模組整合或者插入他們的應用程序中,或基於它建立新的產品。

當下的社交網路如微信、推特、抖音、Facebook等平臺,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好友資訊和釋出的內容等資料都留存於運營商所有的中心化伺服器中,歸網路運營商所有。其中,這些平臺上內容大多由使用者創造,規則卻由運營商來制定,創作者內容和賬戶可能還會由於某些原因違規不但會被懲罰還會面臨賬戶被封、丟失的風險。此外,使用者的資料在這些平臺都是相互獨立的、割裂的,不能遷移。就像抖音上的粉絲和內容不能遷移到嗶哩嗶哩上。

CyberConnect 構建的是一個可公開訪問且分散式的去中心化社交協議。資料所有權和效用都歸使用者所有,使用者能夠真正擁有和控制自己在社交網路中的社交身份及關係、內容、貨幣化獲益方式等,還可將其帶到任何基於 CyberConnect 協議構建的DApp中,在不同的 DApp 之間無縫遷移。而開發者可以基於 CyberConnet 提供的社交資料及元件工具構建所需的Web3應用產品,以實現使用者底層資料互通。

比如,有一個基於 CyberConnect 的DeFi應用程序,使用者 A 使用了該應用,並在基於 CyberConnect 協議的某社交平臺發了一條使用者體驗的帖子,得到了很多粉絲的評論和點贊,那麼接入 CyberConnect 資料庫的其他 DeFi 應用就可獲取 A 使用者社交圖譜資訊,就可會為這些互動使用者推薦類似應用。

根據 RootData 資料平臺顯示,CyberConnect 曾在 2021 年 11 月以股權和未來代幣協議的形式完成 10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Multicoin Capital和Sky 9 Capital領投的;2022 年 5 月,又完成了由Animoca Brands和 Sky 9 Capital 領投 1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公開融資已經有 2500 萬美元。CyberConnect 在當時也可謂是當紅專案之一,不過,自 2022 年 5 月Terra崩盤後,加密市場開始轉熊,去中心化社交賽道也日趨冷清,CyberConnect 的熱度也逐漸走涼。

但 CyberConnect 並未就此停步。2022 年 7 月,CyberConnect 宣佈基於該協議推出首個Web3原生社交資訊產品 Link 3 ,為該協議構建真實應用場景。

在產品形式上,Link 3 更像是一個基於鏈上地址的資訊與連結聚合服務平臺,類似Web2中的 Linktree(能把多個連結如推特、INS、Facebook 賬戶連結整合在一個頁面上的工具)。

Link 3 透過個人資料頁(cc Profile)NFT 彙集了使用者的鏈上和鏈下資料。使用者可透過在 CyberConnect 平臺連結錢包地址,鑄造一個 cc Profile NFT。透過設定 cc Profile 資料,聚合鏈上和鏈下相關資料,如可將鏈下的推特、微訊號等社交平臺身份連結、個人資料等資料及鏈上的證明如持有的 NFT、POAP 等聚合到一個頁面上,打造自己的鏈上賬戶體系。這個 Profile NFT 就是使用者的鏈上身份證明,可作為使用者在Web3世界的整體身份,類似於領英的個人資料介紹。

在早期,只有列入白名單的地址或具有邀請碼的地址才能鑄造 cc Profile。目前,使用者在 BNB Chain 上支付 GAS 費就可免費鑄造使用者名稱在 12 位字元以上的 cc Profile;如果使用者想要短於 12 個字元的使用者名稱就需要根據字元的長短不同支付不同的費用,費用從 0.0333-33.3333 BNB 不等,字元越短費用越高。

除了 cc Profile,Link 3 平臺上還整合了 Post(帖子)、Event(事件)、FanClub 等功能。Post 支援使用者將其內容 NFT 化供使用者收藏及變現;Event 聚合了專案方組織的線上、線下各類活動資訊等。FanClub 社羣使用者忠誠度俱樂部,使用者可透過完成簡單的任務獲取積分等。另外,CyberConnect 還推出靈魂代幣SBT——W 3 ST(Web3 Status Token),用於記錄使用者在鏈上互動行為和數字聲譽,專案方也可在 Event 活動中用 W 3 ST 設定相關任務激勵使用者參與。

目前,個人使用者可以 Link 3 在創作內容帖子(Post),高質量的內容可將其 NFT 化、獲得使用者打賞,訂閱,實現內容貨幣化等;對於專案方,Link 3 提供了一個 Event Planner 工具包,可追蹤 Discord 和 Twitter 社羣的最新動態,還可幫助專案方簡化組織活動的流程,比如為專案方提供抽獎工具、分析使用者資料等。

由此來看,如今的 Link 3 已經不僅是一個鏈上地址的資訊聚合工具,已經發展為一個Web3社羣平臺。根據 Link 3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 4 月 17 日,已認證的組織賬號由 1822 個,已發行了 593 萬個 W 3 ST,釋出的活動事件有 6392 個。

除原生的 Link 3 外,CyberConnect 還積極與外部應用合作共建生態發展,其中,元宇宙社交平臺 Oasis,Web3內容聚合平臺 ReadON 等平臺都整合了 CyberConnect 協議,將會支援使用者繫結 cc Profile NFT。

CyberConnect VS Lens:生態、可玩性仍是社交產品的核心

在去中心化社交圖譜賽道上, Lens 時常被認為是該賽道的龍頭產品,CyberConnect 往往排第二。二者都有代表使用者身份的 Profile NFT,常常被使用者拿來對比。

Lens 是一個開放的、可組合的去中心化社交圖譜底層設施構建平臺,搭建在Polygon公鏈上,主要用來幫助開發人員構建去中心化的社交應用。個人資料 Profile NFT 概念最早由它提出,並將其模組化以供開發者使用。

Lens 治理於將社交平臺上的主要功能模組化,並支援新增新板塊或內容,還另為開發者提供了一系列的“Profile(個人資料)NFT、Follow(關注)NFT、內容 NFT、Collect 收藏 NFT”等基礎元件工具,這些元件可謂提供了一套從創作者到內容再到消費者的完整鏈條,開發者可以任意使用這些工具建立自身需求的社交產品、簡化開發流程。

從產品理念來看,Lens 致力於透過一系列模組化工具為開發者和創作者們提供了一片便利的開發沃土,鼓勵 Builder 們基於 Lens 標準構建新應用,以實現共建、共創、共同發展生態體系;CyberConnect 則專注於搭建使用者完整的、真實的社交圖譜,以供開發者或者專案方接入,併為其打造了應用場景 Link 3 。

由此來看,Lens 是一個底層基礎設施,鼓勵生態共建;Cyberconnect 更像是一個工具類產品,更專注於應用場景,開發者可以與之整合,如開發人員能夠使用 CyberConnect 將所有鏈下及鏈上憑證及資產對映到 ccProfile,無論是 NFT、SBT、Twitter 使用者名稱還是DID。

在產品設計上,Lens 採用的是所有資料都上鍊,足夠去中心化。但這也意味著使用者與應用發生的每一次互動或互動都會涉及鏈上行為、需要與智慧合約互動,比如使用者關注、或釋出內容、留言、評論等都需要錢包地址授權簽名或者支付 Gas 費,不但增加使用複雜度還需付費;Cyberconnect 採用的是選取有價值的資料上鍊,常見、高頻不稀有的資料如點贊評論等行為無需與智慧合約互動,不用錢包授權就可進行,簡化了使用者操作,還能省去不少 Gas。

在生態發展策略來看,Lens 旨在讓開發者可以輕鬆呼叫 API 就可獲取資料並構建應用,生態大多專案都是原生專案,凡是該平臺開發的 DApp 都將共享 Lens 生態的資源。如基於 Lens 開發的 DApp,能實現應用互動及再組合類似於 DeFi 樂高,產品內建的 NFT 資產之間可互通等等。CyberConnect 則採取的是為其它應用提供社交資料工具,並鼓勵外部 DApp 接入共建生態。

因此,從生態建設角度,Lens 正在打造一個花園,提供相關工具及開發土壤,開發者在這個花園上建設,應用之間可實現再組合,更加開放;相比之下,CyberConnect 更像是在尋找同類,不強調應用的原生性,讓任何具有真實需求場景的應用接入即可。

據悉,目前 Lens 上已有超過 140 個原生應用,覆蓋內容、社交及音樂等領域,主要代表產品為官方的 LensFrens—可基於使用者Web3足跡推薦 Profile;類似於推特的 Lenster—支援使用者釋出內容動態並將其 NFT 化等等。接入 CyberConnect 協議的生態應用有 30 多個,如餐廳點評類的 Plato,還有 Lens 生態中的 Share-to-Earn 社交應用 Phaver 也接入了。

在資料表現方面,截至 4 月 18 日,Lens 由於暫停了 Profile 鑄造,數量有 11.6 萬個,釋出的帖子數 339 萬, 30 天活躍使用者數為 1.8 萬人,完成的交易數 1942 萬。CyberConnect 鑄造的 ccProfile 共有 86.9 萬個,其中付費註冊的有 3.67 萬個;發行了 598 萬個內容 NFT,互動中涉及支付 Gas 費的互動數目有 716 萬。從使用者參與資料來看,目前 CyberConnect 資料優於 Lens。

從產品、生態、使用者參與度來看,二者似乎不分伯仲。

不過,在使用者體驗上反饋上 Lens 似乎更佔優勢,有不少社羣使用者表示 CyberConnect 可玩性差、不如 Lens。

這主要是因為 CyberConnect 主推的王牌 Link 3 產品內容有些繁雜,聚合了內容、活動資訊等多種資訊,使用者使用時抓不到重點。參考以往的社交平臺,它既不像一個純粹的內容社羣平臺也不是一個活動參與平臺。甚至有使用者提出,Link 3 更像是為專案方搭建的廣告營銷平臺。並且有不少使用者抱怨,Link 3 上大多專案方釋出的任務活動玩法複雜且雞肋,更像是幣圈前幾年玩的“資料挖礦”,玩起來耗時耗力大部分是專案方的赤裸裸廣告,根本談不上所謂的有社交聯絡,如果不是為了獲得空投或潛在的獎勵,根本就不會參與。

與之對應的 Lens 生態有類似推特應用的 Lenster,簡單、純粹,就是為了社交而建,也更符合使用者以往的社交習慣,使用者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動態,有使用者可以互動,留言等更具有社交屬性,可玩性更強。但也有觀點認為,Link 3 對於 B 端專案方還是有價值的,最起碼能製造自己的活動熱度。

但對使用者來說,無論是 Lens 還是 CyberConnect,使用門檻依舊過高,不但需要錢包,還需要支付 Gas 費成本,甚至點贊、發帖等每一個行為都會需要支付 Gas 費用,這對於使用社交產品沒有付費習慣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鴻溝。在這個過程稱,專案方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普及使用者的Web3教育,錢包使用等。

另外,作為一個社交平臺,產品創新只是一方面,是否有優質內容及社交關係沉澱才是吸引使用者使用的關鍵。儘管像推特、微博等Web2應用被廣泛吐槽,但由於有內容和社交關係存在,使用者無法棄用。

相比之下,Web3社交無論是產品理念還是在功能上儘管都做了創新,但由於缺少優質內容吸引、未對使用者社交關係產生粘性,往往只能成為曇花一現的產品,如前段時間號稱推特殺手、紅極一時的Web3社交應用 Damus,熱度維持甚至不到一週。

目前,去中心化社交賽道仍屬於小眾產品,還處於早期探索期。想要出圈或與Web2巨頭搶使用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