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詳解6大社羣專家剖析行業熱點與HOPE生態收益策略

HOPE 是基於加密原生分散式穩定幣$HOPE 打造的一站式 DeFi 生態系統,旨在為每個人提供無障礙、公開透明的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和服務。HopeSwap、質押以及 DAO 等協議與功能現已上線:https://app.hope.money/#/

HopeSwap 是 AMM 流動性協議,是分散式穩定幣$HOPE 的匯率市場,也是目前普通使用者能夠獲得穩定幣的唯一渠道。

瞭解更多: linktr.ee/hope_ecosystem

在 HopeSwap 上線前夕,六位重磅的行業專家和 HOPE 的資深佈道者齊聚一堂,與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最大化穩定幣類專案的收益。本文將完整梳理各位專家的觀點:

期權,所以這次有 HOPE 專場我就來參與一下,和大家聊聊天,謝謝。

位元吳:大家好,我是位元吳,我在行業裡面經歷了很多事情,身上的故事比較多,所以我這個標籤上有個故事博主,所以大家把我當那個故事看都可以。這一場 AMA 我個人是比較感興趣,我們一直在研究穩定幣,到底有一個什麼樣的方向能去更好的探索穩定幣出現,希望今天能跟大家探討一下,第二就是跟大家去學習一下關於穩定幣賽道更多的內容。

土澳大獅兄:大家好,我是土澳大獅兄本澳。我於 2016 年加入區塊鏈行業,主要活躍在澳洲這個地區。今天我非常感興趣的是穩定幣這個領域。在過去幾年裡,穩定幣是區塊鏈應用中最成功的應用之一。各個國家也都很重視穩定幣,包括澳洲在內,正在研究相關法案。因此,我很期待聽聽在這個領域裡能做出些什麼,包括從各位老師的角度聽聽大家的分析。我認為這個領域有可能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也有可能會給區塊鏈行業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因此,我很高興能夠在這裡與大家一起交流和學習。

JamesX:大家好,我主要是一名 DeFi 分析師,目前擔任各種 DeFi 專案的顧問。今天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到這個交流中來,和各位行業前輩大佬一起探討穩定幣,並學習如何搭建 HOPE 穩定幣生態系統。同時,我也期待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發現更多穩定幣收益的策略。

元宇宙阿 Q:大家好,我是阿 Q, 2017 年進入區塊鏈行業。我對穩定幣這個領域非常感興趣,因此今天來到這個 HOPE 專場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討這個穩定幣賽道的未來方向,希望能夠在這個領域裡面找到更好的方向。謝謝大家。

旺老師:大家好,我是旺仔,也可以叫我旺老師。我是 2018 年進入區塊鏈圈子的,最初我是在做期權和交易,後來與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德威大學,這是一個講解期權交易的社羣。當時我使用的化名是旺仔,後來人們就習慣性地稱呼我為旺老師。今天很高興能夠與大家一起聊聊 HOPE。

投資機會

大橙子:我個人自今年開年以來,主要是看多的。在香港大會之前,我也是比較堅定的看多。我的觀點是,美國的通脹有一點拐頭的跡象,因為這種行情都是提前的。所以總體來講,後面整體行情我覺得還是可以期待的。我建議我周圍的小夥伴,在熊市階段做定投,在牛市階段買幣。現在肯定是在定投的階段,可以在定投的同時做一些增收,比如說買 ETH 做 staking,或者賣空 BTC、ETH 等幣種,做一些幣本位的增收。當然,如果 HOPE 有一些可以結合進來的,也可以分享一下。

JamesX:我最近關注的是各種 Layer 2 的投資機會,雖然現在整個鏈上的收益率肯定沒有當時那麼高,但是有很多偏低風險的收益機會,包括前段時間挖礦收益率還是蠻高的。此外,Layer 2 生態也會帶來高的預期,有許多新的生態和有信譽的團隊進入,到時候也會有一些挖礦的機會。總的來說,市場大行目前還是不穩定的,我個人不會做特別多的投資,建議大家採取大方向的投資策略。

土澳大師兄:我其實在我自己的社羣和推特上一直在反覆強調,從二月份開始,我就認為整個市場行情不是反彈,而是反轉。當時還受到了挺大的挑戰,有人私下來跑來指責我。但目前來看,基本上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所以,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我與大橙子的看法比較一致,我個人認為市場會出現震盪上行的過程。但是這其中可能會有回撥,但我認為這個回撥也不會特別大。所以,我個人覺得每次回撥都是價值倉的好時機。我建議我的社羣要這麼操作。

另外,從市場熱點上來講的話,我認為最主要的有三塊。首先我覺得目前加密貨幣市場上比較有趣的領域之一是 Layer 2  解決方案,特別是 Optimism。我個人對這個專案的前景非常看好,因為它有很多潛力去解決目前以太坊網路中的瓶頸問題,並且已經吸引了一些重要的專案,比如 Uniswap 和 Synthetix。此外,Optimism 最近的一次融資也非常成功,獲得了超過 3 億美元的投資,這表明市場對它的前景非常看好。

其次,我覺得目前 NFT 市場上比較有趣的領域是元宇宙。元宇宙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但我認為目前最有前途的是基於區塊鏈的遊戲。特別是像 Axie Infinity 這樣的遊戲,已經在市場上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而且我認為這只是開始。實際上,我認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類似遊戲湧現,特別是在整個元宇宙的框架下,這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第三個領域是關於鏈上的衍生品和期權市場。我個人對這個市場非常感興趣,因為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市場將會變得非常重要。我自己從 GMX 開始,已經開始逐漸在鏈上去做衍生品。我發現體驗上的話,比在上一波牛市那會兒的時候要好非常多,包括深度,包括使用者體驗。目前這個市場還沒有出現一個能夠跟 GMX 相媲美的專案,但是我堅信這個方向肯定是有機會的,未來它有望分掉中心化交易所很大的一部分交易量。

元宇宙阿 Q:目前我想先說一個行情判斷。其實我自己對這個行情整體來說是偏好的一個看法,也是在今年一月份二月份的時候就開始,就覺得差不多了。從比特幣最高點到現在差不多也是 18 個月的時間,也符合這個熊市的一個週期性時間性。我覺得現在目前也是進入一個熊尾流出的階段了。接下來這段時間行情,我個人認為會去到一個震盪回撥的階段,不斷的一個震盪上行。回撥可能會到 2 萬或者一萬多,一萬八一萬七,那麼這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正常上行,我覺得今年能夠看到最好的情況可能就會衝到三萬七三萬八這樣子。所以我目前的操作也是在不斷的回撥佈局 Layer 2 這一塊。

從去年開始,我就已經在做一些 Layer 2 上的早期專案,包括挖掘和交易等。在 OP 和二級空投時,我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目前,我主要關注 Layer 2 上的早期專案,並持續關注L2的發展。最近,上海升級已完成,大家都可以提取自己的以太坊了。

隨著以太坊的升級,我認為 Layer 2 將迎來一個爆發點。隨著升級的推進,改進提案 EIP 4844 是最重要的一個點,一旦這個得到完成,Layer 2 上的 Rollup 技術的費用會大幅降低,同時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在,Layer 2 已成為擴容的重點,代替了像狀態通道、側鏈和 Plasma 等技術,現在主要是 Rollup,OP 和 ZK 是目前最流行的。目前,很多開發者更傾向於在 ZK 上構建自己的專案,但是 OP 目前已經佔據了可能近 90% 的 TVL。因此,我目前更關注 Layer 2 上的 Rollup 專案,並持續尋找這種專案,因為我看好 Layer 2 在 升級後的表現。

USDT 等穩定幣一直懸在大家頭上,而且其抵押資產存放在銀行,也存在銀行倒閉的風險,不可預測性極高。從去年開始,隨著合規化的推進,加上 USDT 被制裁,整個幣圈開始反思中心化穩定幣,開始思考去中心化穩定幣的可能性。

在去中心化穩定幣這個領域中,最早的應該是 MakerDAO 的 DAI,其原理是超額抵押。超額抵押的意思是,例如 100 個以太坊只能借出 90 個以太坊,以太坊作為抵押品。然而,以太坊在行情波動下,抵押品的價值會受到影響,帶來潛在的風險。後來,MakerDAO 引入中心化穩定幣 USDC 等,風險相當於延伸了過去。目前,LUSD 還是 RAI 都是 MakerDAO 模式的最佳化改進,比如誰的清算線更低,資金利用率更高等。然而,超額抵押也存在可擴充套件性問題,例如只能借出小於抵押品價值的部分,相對不夠靈活。

穩定幣是一種加密貨幣,其價值被錨定在另一種資產上,以確保其價格的穩定。目前最常見的穩定幣是抵押品穩定幣,這種穩定幣的價值由抵押品決定,因此其擴充套件性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去中業化的演算法穩定幣應運而生。這種穩定幣的價值不依賴於抵押品,而是依靠市場共識和博弈來維持穩定。這種穩定幣的擴張理論上可以無限,且背後的演算法穩定幣鼻祖是 AMPL(Ampleforth)。

然而,目前去中業化的演算法穩定幣存在真實利用率太低的問題,沒有人願意持有可能隨時歸零或暴跌的穩定幣,因為穩定幣最終突出的詞語是“穩定”。因此,目前個人對去中心化的演算法穩定幣持有悲觀態度。另外,過度強調去中心化的意義並不大,因為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是可以進行融合的。

對於穩定幣市場的未來,個人認為還是期待能夠出現一種顛覆性的去中心化穩定幣。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不一定非要隔離,它們可以相互交織、對抗、合作和妥協。在穩定幣這個領域要進行改進的話,不必將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視為矛盾體,它們更像是相互關聯的兩個事物。

最後,如果要對穩定幣進行改進,可以考慮引入現實資產這一塊,例如 RWA,但如果涉及到 RWA,中心化是無法避免的。

作為一些展望的話,我認為可以探討在穩定幣市場的發展中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信用體系。可以使用社交資料來建立這個信用體系,類似於製作社交 ID 的方式。雖然這個想法還處於早期探索階段,但是一些 DeFi 借貸巨頭已經開始在嘗試這個方向,例如 Aave 的 Lens 社交。社交信用體系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無需足額抵押品,例如像 Lens 這樣的社交信用評級就可以在 Aave 上無需抵押品借出穩定幣。另一個方案是引入現實社會支付體系的信用評級,在 DID 上透過 KYC 來錨定身份,如果逾期可能在鏈上留下記錄,類似於現實中的失信執行人。這些記錄可以被法院起訴,並被現實世界認可。這將在外部和外部二或外部三的世界中建立一個強連線。可以探討讓交易所參與這個事情,他們可以一起建立一個信用體系,透過鏈上和鏈下相互打通,讓這些頭部交易所去做仲裁。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探討的方向。

旺老師:我覺得其實這個問題經常有人問我,就是穩定幣到底什麼叫穩。我覺得在風險管理裡面有一句話叫風險從來不會消失,它只會轉移。所以其實我們平常所號稱的穩定幣只是一個視角,比如說它穩定的錨定某一個貨幣美元,但是美元本身是否是穩定的,這個我們先不談。但是有一些預期我覺得是非常不明確的,比如說 USDC 之前被擠兌那個事情,那麼它背後的資產端,也就是債,那它債到底是賺了虧了,它被擠兌的時候,這個債的整個浮盈浮虧會不會被計提。這些事情其實是我覺得有一種是為了刻意使它穩定而去隱藏了這些風險的一個存在,所以我覺得對於穩定幣這個概念,未必是價格穩定就叫穩定。

穩定,它還需要做到的是什麼?是預期穩定,就是你到底在玩什麼,你有什麼樣的風險,然後什麼的預期穩定,我覺得也是一種穩定的,包括大家覺得像 USDC、USDT,它的價格目前來說還是穩定的,但是為什麼大家就有一點害怕呢?是因為它的預期不穩定,你不知道那一把劍什麼時候砍下來。在這裡面,我覺得是在整個在做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或者是對穩定這個定義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是要用一些去中心化手段,比如說賬簿的公開,比如說這種透明度,比如說包括我們去中心化發行,包括整整管理等,我覺得希望能達到這一種,大家對它未來的預期是穩定的,而不要突然搞出來一個什麼事,讓大家突然發現之前的這種價值觀世界全部是崩塌的。所以我覺得,我們這個 HOPE 在開始的時候,大家可能不會感覺到它是一個穩定幣,但是我相信大家能感覺到它的預期是穩定的。

JamesX:基於鏈上的信用穩定幣或基於鏈上的 DID 信用體系建立的穩定利益體系,在目前傳統金融與鏈商金融還未真正打通的情況下,不太可行。在傳統金融中,信用分數核心指標並不是個人支付賬戶的信用分高低,而是金融機構衡量每個人限額的低風險憑證。最後的清算保證仍需結合現實世界中的法律和強權機關體系才能執行。因此,即使是鏈上的信用貸或信用體系支撐的穩定幣體系,在短期內可能五年之內都不太可行。其他鏈上的穩定幣,最核心的仍然以中心化機構支援的穩定幣為主。個人最看好的區中心化穩定幣是客戶可能釋出的 CRVUSD 穩定幣體系,因為它基於科普最大的穩定器價值掛鉤流動性平臺。一旦釋出,它可能會延伸到各個大小協議中。雖然他的底層核心邏輯仍然是超額抵押,但是它的清算機制是產品拉動的,以保證動態的超額價值。但它仍未突破在鏈上執行信用支撐穩定幣價值基礎的邏輯。

元宇宙阿 Q:我來學習關於穩定幣的話題。我對穩定幣的研究不多,但是我認為穩定幣的發展將會是多樣性的,不會只有中心化穩定幣或去中心化穩定幣的發展,因為中心化穩定幣通常由機構持有,像 USDT 和 USDC 這些儲備資產通常都由這些機構持有,相對來說它具有更高的穩定性,更易於接受和使用。但是中心化穩定幣存在監管和安全風險。

去中心化穩定幣又分為有抵押和無抵押,無抵押的穩定幣是基於彈性供應來維持其價值穩定,發行量會根據市場需求自動進行調節以維持價格穩定。抵押型穩定幣雖然不存在一個大品類的風險,但是其流動性可能會不足,並且不能不接受該穩定幣,因為其價值是穩定的。

從安全性和透明度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穩定幣更安全、更透明。我認為在穩定幣的架構中需要考慮市場需求、技術架構和監管環境等因素。因此,我想了解關於如何適應最新發展的創新在哪方面。

比較看好的穩定幣專案

大橙子:我認為目前市場上的穩定幣主要分為三種型別:一種是質押型穩定幣,比如質押以太坊;第二種是中心化穩定幣,例如 USDT 和 USDC;第三種是演算法穩定幣。像 HOPE 可能是一種基於這三種穩定幣之外的去中心化質押型穩定幣。我認為這種創新值得探索嘗試,並且看好其未來發展。前面所提到的這三種穩定幣都存在各種問題,例如 USDT 和 USDC 沒有美國銀行支援,存在中心化風險;而演算法穩定幣也存在穩定性問題。因此,我個人認為 HOPE 的創新可能會成為一種更好的選擇。

土澳大師兄:我認為之前的發言都講得很好,特別是提到了信用穩定幣這些方向,我覺得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方向。但是從落地的角度來看,確實需要時間。如果有一天穩定幣真的實現了,那麼無論身在哪個地方,就可以像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一樣,直接對接當地的一些應用。雖然現在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但至少相對較大的應用可以直接對接。如果這個應用能夠直接對接現實世界的資產,會不會在未來出現一些好的碰撞呢?我比較看好這個方向能否實現。

其實我身邊已經出現了不少這種例子。在 1994 年的時候,當我在澳大利亞的時候,身邊就有很多人開始使用穩定幣,特別是 USDT,用於購買房屋和換匯。後來,很多購物網站也開始支援加密貨幣的支付方式。

我認為穩定幣是加密貨幣市場中非常有前途的一塊。如果能做好的話,穩定幣可能比其他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更具有破圈的屬性,因為它實際上解決了一些問題。我現在比較關注的是無論是上次 USDC 的脫鉤還是最近的加密法案,因為各個國家都已經在出臺這方面的東西,這使得穩定幣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此外,穩定幣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現在可能會出現更具有生命力並從機制上更強悍的穩定幣。

在這個市場裡,穩定幣需要既想要讓這個東西好,同時又想讓它超級去中心化。但實際上,從算穩發展這麼久到現在,沒有哪個穩定幣是真正讓人們敢放心一直持有的。因此,我期待看到這樣的專案能夠在這個領域裡做出巨大的貢獻。雖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切入口,但如果有足夠大的大局觀和前瞻性,這個事情有可能會做得非常好。穩定幣不是一個短期的專案,而需要長期規劃和持續的努力。

現有的穩定幣專案都有優勢,但仍存在侷限性,如 Curve 的穩定幣生態池子難以讓圈外人接受。他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圈內玩家要接受這種理念還是有難度的。

HOPE 生態設計與玩法

旺老師:HOPE 是一個儲備型穩定幣,儲備物是加密資產,初始儲備物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觀察已經在 4.17 日完成,確定的比例是十萬個 HOPE 對應 0.108 個比特幣和 1.08 個以太坊,比特幣與以太坊的比例為 1: 10 。透過申購和贖回機制,在比特幣價格翻倍之前,所有的申購和贖回都是透過實際資產的交割來進行的。

HOPE 是掛鉤比特幣和以太組合的一種資產,類似於 GBDC,但是 HOPE 可以進行實物交割。除了 HOPE 之外,還有一個作為 Governance token 的 LT 代幣。可以透過參與社羣活動來獲取,將 LT 代幣質押成 veLT 代幣進行投票,投票權包括協議收入、道治理走向和機制等方面。整個生態需要全民參與,這是一個非常長遠的事情,比如要建立自己的匯率體系、利率體系和利益體系。在未來,HOPE 能否作為保證金使用,是否能夠為大家作為結算貨幣去使用,這些都是需要陸續推出的種種使用場景。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讓參與者賺錢。對於這個問題,根據以前做產品的經驗和交易或金融儲備的深刻思考,設計了一個收益率模型。透過這個模型,每個參與者都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使整個收益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的階段。

關於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如何使它變得更加普遍,以至於它不再是新的東西。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直接使用穩定幣進行支付,那就更好了。但是,要達到這個狀態,我們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之前用老子的話比喻了一下,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指的是這個專案會穩定,它最核心的能源是最低的成本,但是一二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最後本身是要有匯率和利率性的,流動性也很重要。

需要計算這個資金成本,有了這兩個東西,才能有所謂的二三,也就是清結算協議。這有點像支付寶,它是在 2016 年解決買家賣家信用問題的時候,透過讓買家確認收貨之後再打錢的方式來解決的。HopeConnect 也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把錢存在鏈上,然後可以去中心化交易所去槓桿,可以去買茅臺,可以去買車買房,用我們提供的銀行卡。只有有了這些東西,我們才能逐步地把它作為各種應用場景裡面的新權算貨幣去達到財生萬物的目標。

有了 HopeConnect 協議,才有了一切的應用,這也是我們的發展規劃方向。先有穩定率,然後有了一切,才有了 Connect。只要這個問題能夠解決,大家未來有希望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慌,直接使用穩定幣的價值來交易變衍生品,炒傳統股票,買證券,買債券,還是買包買鞋,買車買房。這個問題只要能夠解決,就是很簡單的流程,但是隻有當專案成功時,我們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Coinbase 是可信的,那麼他們可以選擇將自己的比特幣兌換成 HOPE,並在 HOPE 上挖礦。由於 HOPE 有 SRE 機制保證,申購和贖回過程中幾乎是無損的,因此挖礦時只需要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池子即可。在挖到足夠多的 LT 之後,投資者可以將其留著,因為 LT 實際上是一種未來的看養期權,等到牛市來了再賣出。這種方法可以視為“白嫖”。

第二種方法是基於 BTC 和 ETH 的交易。由於 HOPE 本身是追蹤 BTC 和 ETH 價格的,因此當 HOPE 對以太坊的匯率或對美元的匯率有一定的折價或溢價時,投資者可以透過在交易所買入或賣出以太坊,然後再將其換回 HOPE,從而進行三角套利。這種方法也可以考慮利用挖礦獲得的 LT。

在選擇挖礦池子時,投資者應該關注到 staking 池,因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最大的量可能會在上面。但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投放資金時,挖礦池子和 LT 也是可以考慮的。投資者需要評估 LT 的潛在收益和當前價格,然後在不同的池子中選擇最高的收益率,並考慮是否能夠 cover 無償損失。這幾種方法都可能有機會,但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能力和手段才能承受無償損失。

在整個生態裡面投放資金,可能 LT 或者是在 swap 池裡面,你能夠挖到的整個權重比例可能會更高。因此,投資者應該評估 LT 的潛在收益或當前價格,並選擇在哪個池子中投放資金,以獲得最高的收益率。此外,還應該考慮能否 cover 無償損失。

這些方法都可能有機會,但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能力和手段才能承受無償損失。在選擇挖礦池子時,投資者應該關注到 staking 池,因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最大的量可能會在上面。

最後,旺老師提到,散戶可能對這些東西的研究不夠深入,因此老韭菜、老玩家或者老法師可能需要帶領他們去了解這些玩法。他們需要評估不同池子中的收益率和風險,並確定最佳的投資策略。

如果策略只跑大幣種,那麼應該已經具備了套利的經驗。在申購和贖回中,交割是實物的比特幣和以太坊。例如,在 Swap 中購買 10 萬的 HOPE 造成了整個溢價,你可以在 Swap 上賣出手中的 HOPE,然後在傳統交易所上買入 BTC 和 ETH 多頭或現貨。接下來,可以直接透過經銷商或者做市商進行申購和贖回。如果你是做市商,那麼更加無縫銜接。這就保證了你能夠以一級市場價格去維護整個二級市場的價差。因此,這有點像傳統的跨鎖套利,只是一頭掛了 SWAP,另一頭是一個 BTC 和 ETH 的 ETF 指數或者是真正的以太坊現貨或期貨。

大橙子:因為我自己研究了很多類似的專案,比如穩定幣,所以我可能會抱著套利的思維去做。我的想法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對 HOPE 已經有了價格,所以在它們漲一倍以內的時候,我可以用比特幣或以太坊換取 HOPE,並且獲得 LT 作為獎勵。如果我認為 HOPE 會在比特幣或以太坊之上漲一倍,那麼我可以選擇在漲一倍之後再出售 HOPE。在此之前,我可以隨時將 HOPE 贖回,並同時獲得 LT 的獎勵。如果我認為 HOPE 的未來發展值得看好,我會持有 HOPE,而未來的 HOPE 生態將包括借貸和 LT 等應用。當然,這個過程的成功還要取決於整個 HOPE 生態的發展情況,包括 LT 作為保證金的用途等。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不確定是否可行,但如果有套利思維的話,這個想法或許可行。

旺老師:我覺得你的想法是對的。我們設計的第一個收益場景是針對幣本位的使用者,如果你持有 BTC,我們可以將其放入分散式的儲備裡面,然後向你支付整個 LT 作為利息。雖然它漲一倍之後可能會變成 u,但是你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隨時可申購和贖回,每分鐘、每小時都可以支付利息的一個超級大號雙幣理財。你可以隨時拿回本金,但是利息可以實時支付到你的賬戶,你可以隨時領取。當你覺得它接近到期的時候,即使整個遊戲市場又產生了新的交易和套利機會,我們的整個利率市場或者 HOPE 的價格市場會變成一個波動率市場,因為大橙子對期權的瞭解還是很深刻的。你持有 HOPE 的時候,在整個利率市場,利率就是一個隱含波動率或者一個權利金市場。如果你不想丟失幣本位,但是 LT 的價格又很高,你可以買一張 call 或者 put 的保護。如果你每分鐘或每天能夠挖到的 LT 收益率明顯高於你的利息,你支付權利金的時候,其實還存在很多套利機會。在設計整個收益場景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幣價的每一個路徑以及市場上可能出現的套利和交易行為。我相信大老師在其中能夠挖掘出很多套利機會。

說回期權,當我獲得了這個期權憑證後,我需要決定是否願意承擔風險。我認為價格上幾乎沒有風險。但是,我需要考慮我能夠從中獲得多少利益,以及我該如何選擇幣本位還是 U 本位,或者是結合整個期權進行操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博弈路線,我們所做的就是將這個機制公開化。在某個價格下,它將變成某種屬性,而在某個池子中,我可以獲得多少 LT,這些 LT 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在初期,我相信這個博弈是不充分的,包括套利機會和可能存在的人們收益率的差異。這完全取決於大家對整個機制的理解。但是,隨著大家逐漸熟悉,最終會達到一個平衡的路線。這個平衡路線將隨著幣價的上漲和下跌逐漸變化,包括新的波動率玩法和新協議的上線。這些新協議之間也可以相互產生新的機會。因此,它永遠處於一個博弈狀態。我認為風險可能源於您可能會輸給別人的收益。而不是因為您本身作為價格控制者或對整個機制瞭解得足夠清楚,這實際上是一種市場的綜合博弈遊戲,即你情我願的狀態。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對於一個專案來說最好的發展方向。

我認為在參與這個機制的過程中,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首先,你將比特幣存入該機制中,然後可以拿回相應的 LT 代幣,無論該代幣漲 100 倍還是跌 99% ,你都可以將比特幣和以太坊取回。重點在於,你所獲得的利息是高還是低,以及何時可以將該利息變現。有些人會利用 100 倍槓桿來獲得更高的收益,而有些人則不會使用槓桿。還有一些人會使用結構化投資策略,有人認為賺不到錢,而有些人則認為這個機制非常賺錢。因此,我認為在這個市場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和博弈方式,要找到適合自己賺錢的方式。

$LT 價值如何保證和體現

旺老師:LT 的 60% 是投放給社羣的, 10% 用於其他用途。業內不能拋售,總量為一萬億,每天有固定量去生成,採用線性解鎖,每四年減半,類似於比特幣挖礦。每天供應量約為 2.6 億,投放出去後,會根據挖礦池的產出和持有 veLT 的數量來計算權重,從而獲得 LT。挖礦機制與比特幣相似,除了挖礦沒有其他渠道。可能會出現 LP 供應不足的情況,需要從其他渠道那裡抽取一部分來補充。LT 可以在 swap 上交易,但外部供應量較少。專案方不能拿庫存出來,市場上只能挖出來。可以透過拿 HOPE,然後用 Swap 兌換 LT,再加上 U 投到 LT 的挖礦池裡面來獲得高倍 LT 的收益。這個方法可能在一週後或幾天後會上一個博弈 LP。這種方法是最好的,因為不會損失基本位,但可以獲得更多的 LT。

專案方的 LT 代幣是直接鎖定的。鎖倉四年時間內釋放,釋放出來的 LT 都立刻再鎖四年變成 veLT。我們計劃將 LT 代幣鎖定八年,以表達我們的決心,因此 LT 是一個超長期的專案。關於 LT 代幣的價值體系,它可以透過套利以及市場對其價值的認可來實現。從三個層面來看,LT 代幣具有內在核心價值。

第一個層面是背後儲備的比特幣。在比特幣價格實現翻倍後,這些超額儲備將會被用於投資 staking 池子或者整個市場的基金,或者我們可以將其出售並回饋給每個 LT 的使用者。因此,每個 LT 代幣背後對應的是比特幣未來牛市的一張看漲期權。

第二個層面是擁有 LT 代幣的人可以獲得我們整個所有協議收入的一半,包括 Swap、Lend、Connect 等協議的收入分成。手續費的一半將歸給這些 LT 的人,這是 LT 的第二層價值,即整個生態協議的收入分成。

第三個價值是隱含的流動性價值。在三四年後,HOPE 背後的 reserve 池中可能有超過 100 億美元的可動用資產。一塊錢在你手裡是一塊錢,但如果 1 億個人的一塊錢在一起,它們能發揮比 1 億的價值更大。這將產生影響力,需要這些影響力的可能需要爭奪投票權,這可能會導致整個市場 LT 的供給不平衡,從而產生流動性溢價。因此,從這三個層面來看,LT 代幣的價值體系是有保障的,它不需要透過資金拉盤、砸盤等手段來實現。

關於 LT 代幣的定價,可以透過協議收入、幣價估值、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估計以及市場對公開儲備的需求進行自由定價。這種定價的偏差實際上是一種市場套利行為。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在心裡對 LT 代幣進行自己的定價。與其他專案的價值體系不同,LT 代幣背後有實際的資產、實際的分紅收入預期以及可能會發生的一些隱含場景的預期,等等因素含在裡面。

HOPE 儲備物的託管與贖回

旺老師:HOPE 儲備物的安全性主要是透過分散式儲備點來保管的。這意味著,儲備物被分散存放在多個不同的地點,從而避免了單點風險。此外,儲備物也是從全球範圍內尋找的,這也增加了其分散化程度和安全性。儲備地址、流程和機構也會向市場公開,這也有助於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目前,HOPE 儲備物是透過 Coinbase 進行第三方託管的,未來還可能會增加其他的儲備點。

目前 HOPE 還沒有推出自動化的鏈上贖回系統,所有的贖回都是透過人工手段完成的,但是 HOPE 保證了賬戶是透明的,並且儲備地址也是去中心化的。HOPE 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命令出多少,主要原因是因為 BTC 作為儲備,存在跨鏈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可能會帶來很多漏洞和風險,所以我們的分散式穩定性指的是有很多經銷商或者使用者可以在交易所上購買或者在每個地方的經銷商獲取 HOPE。使用者可以直接在 swap 上購買 HOPE,也可以找到自己所在地區的 distributer 獲取。

如果比特幣的價格下跌,HOPE 有何保險方面的應對

旺老師:很多人都關心一個問題,就是未來如何將 BTC 和 ETH 換成 USDT 錨定的代幣。首先,整個過程必須經過社羣投票機制來產生。這是整個治理機制的一部分。換成什麼、在什麼點位換、以什麼形式換,都需要有預案。有很多力量可以想出很多方法,例如將 ETH 扔進 Swap 或客戶池中進行自然換幣,或者進行對沖套保,或者引入其他機構進行價格維護和實值管理。未來的換儲備可以換成其他資產,或者收購其他鏈上資產。整個社羣會產生一個大家都認可、對市場影響最小的方案去做。reserve 的管理會選擇從 100 種方法中挑選 20 到 30 種進行分散性操作,以保障 LT 持有者的利益。

另外一個問題,加密貨幣的脫鉤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但如果其背後的資產分佈表是完全透明的,價格也是開放給大家的,那麼對於大家來說,就變成了一個交易的博弈。如果加密貨幣脫鉤,這可能會提前反映在價格上面,或者是反映在背後資產的整個價格體系上面。這就是整個保底方案,或者說是最壞的情況。大家有一個一致的預期,即如果需要,就把儲備物還給大家。至於自己能否做套保、產生什麼樣的收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玩法。整個生態包含了每個人可以在裡面挖掘自己去玩以及去博弈的套路。作者認為,我們要做的是讓預期透明、賬簿透明、整個機制透明。最後,加密貨幣可能會走向一個什麼樣的方向,這取決於市場以及大家在裡面一個博弈出來的最優結果。而這比任何人都去設計好一條寫死的線路都更好。

如何評價 USDT/USDC/Luna

旺老師:我認為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演算法穩定幣和儲備型穩定幣等,它們各自有各自的運營模式和機制。但是,HOPE 是在這些機制的基礎上進行操作的。首先,我想說說 USDT 和 USDC。實際上,USD 和 USC 是最令人羨慕的穩定幣,它們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但它們背後的商業模式是你把美元存給它們,然後它們用這筆錢去買一些流動性極高、利率不需要太高的資產。換句話說,現在整個美元利率是年化 5% ,那麼只要它們有 600 億的規模,它們每年就可以賺取 30 億美元的利潤。這也是 USDC 的商業模式,包括很多傳統銀行想這樣做穩定幣,因為它們嗅到了這種零息存款與後面資產端利率差的強訊號。但是,我認為 USDT 和 USDC 之間的模式存在差異。USDT 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比如你不知道它的經銷商是誰,無法找到 Tether 的總部,還不清楚它的資產放在哪裡。但是由於 USDT 是第一家穩定幣,它透過交易所或整個市場的量拉動了結算場景,逐漸被認可,因此大家預設它的存在。USDT 的擠兌並非因為大家不想去擠兌,而是無法找到它去擠兌。USDC 作為後來者想要超越 USDT,走了一條傳統的道路。實際上,我認為 USDT 和 USDC 都不是聯儲,它們都是傳統的商業銀行,只是包了一層,所以我們戲稱它們為幣權聯儲。它們的所有業務都是傳統的銀行業務,依靠存款和背後的資產去買債,或者買一些性質稍微高一點的債券來賺錢。USDC 要趕超 USDT,只能走一條路,即直接面向客戶去做服務和推廣。但這也使得 USDC 變得更容易被大家找到一起,因為它直接面向機構客戶,而這些機構客戶實在是太多了。因此,USDC 也有可能倒閉,只要大家開始擠兌,逼迫它去賣債或逼迫它拿出更高的流動性。這兩個穩定幣 USDT 和 USDC 都是開在傳統銀行業務之上的。

關於 Luna,我還是很佩服它的。儘管我知道很多人在上面遭受了很多傷害,但它實際上是真正的用了自己的算力和儲備來保持穩定。它介於算力穩和儲備穩之間的一個結合,但它的問題是每年印錢的速度太快了(百分之十九點四),包括規模的擴張,使得它自己的生態裡面產生的收入是不足以支撐它這麼大規模的擴張。當發現問題的時候,它急忙去買回儲備,或者去買比特幣作為儲備物。但是這個時候,第一個問題是比特幣的價格太高了,比現在高得多,大概在 4 萬-4.2 萬他們的均價。另一個問題是它買得太晚了,它們已經被瘋狂擠兌。

所以其實 Luna 是一個儲備型的穩定幣,但是在可能對整個金融生態體系,包括可能造成的後果,包括對於整個擴張的速度和節奏的把控上,我覺得他們沒有思考得足夠全面。雖然他們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去學習和思考這裡面的機制,但是他們還有一些問題,比如說它們直接可以在那個鏈上去 mint,但是他們背後的資產還是拿著以太坊去做。他們越來越多的去繫結傳統資產,這讓人感到有一些尷尬。雖然它是一個穩定幣,但是在傳統系裡面一直在這麼搖擺,這可能是因為它還不夠去中心化,所以這一點也是讓我們去思考,就是說我們一定要把整個散出來做分散式,這樣才能保證它的中立性,包括在多個世界裡面,它有互相的博弈達到一個平衡,而不至於它整體會偏向於或者是導向於任何一方。

總的來說,Luna 是一個非常牛逼的創新,但是在可能對整個金融生態體系,包括可能造成的後果,包括對於整個擴張的速度和節奏的把控上,它還需要更全面的思考。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新的思路和經驗。

說回 HOPE,持有 HOPE 你不會丟失你的幣,同時你可以獲得看漲期權的機會。如果你持有 BTC,那麼你可能只有百分之二的機會獲得收益,但是如果你使用這 2% 的資金去購買永不到期的看漲期權,你將有更大的收益。此外,如果你關注整個 HOPE 生態和夢想是否能夠實現,你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