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yTrader專訪:一文探討中小型交易所的破局契機在哪?

走過了又一輪牛熊,交易所格局也經歷了新一輪的洗牌。

雖然以靜態的視角去看,以幣安為代表的頭部交易所已佔據了絕大比例的市場份額,賽道格局似乎也已趨向固化,但如果我們把視線拉長,結合賽道更迭乃至商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去看,總有後起之秀能夠在微末之時蓄勢積力,等來合適的契機後再乘風而起,趕超前者。

在這一點上,四五年前的幣安是如此,利用合約產品起勢的 Bybit 是如此,曾經盛極一時的 FTX 也是如此。

TinyTrader:交易所背後的“送水者”

最近,我們接觸到了一家專門服務於交易所等 B 端客戶的白標解決方案供應商 TinyTrader,並與他們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Zo Liang 暢聊了一番。

作為每天都要與機構客戶打交道的一線從業者,Zo Liang 及 TinyTrader 對於交易所賽道的競爭狀態、中小所的破局機會、傳統金融的入局態勢均有著直觀的感知和獨到的見解,其觀點或許也有助於進一步加深大家對於行業發展的認知。

TinyTrader 的定位是一家全球性的交易基礎設施提供商,提供從前端到後端、從永續合約到期權合約,從流動性服務到合規支援的全套白標解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TinyTrader 的業務模式有些像傳統金融市場的交易軟體開發商 MetaQuotes,但與僅侷限於單一市場的 MetaQuotes 不同,TinyTrader 的產品服務可橫跨傳統金融及 Web3 等兩大市場。

Zo Liang 作為 TinyTrader 的 CEO,曾在 Monash University 獲得過企業管理、市場營銷、金融會計、經濟計量等多個學位,且有著十餘年的科技、文化、創業領域履歷,在傳統金融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與此同時,Zo Liang 也一直活躍在風險投資領域,對於創投領域最新銳的敘事有著敏銳的嗅覺,因此隨著 Web3 的概念興起,其很快就捕捉到了在傳統金融與 Web3 的融合過程中所蘊藏的巨大機遇。

在談及之所以創立 TinyTrader 的時候,Zo Liang 表示部分原因在於其看到了 Web3 領域的巨大增長潛力,但同時也發現了該市場交易基礎設施的質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希望把傳統金融領域的一些成熟產品引入 Web3 市場,為該市場提供更優質的交易服務。

Zo Liang 介紹稱,當前 TinyTrader 主要有六條產品線,如下:

  • 第一條產品線為 TT0 ,即現貨交易系統,以滿足客戶最剛需和高頻的需求;
  • 第二條產品線為 TT1 ,即合約交易系統,除了提供最常見的永續合約服務外,TinyTrader 還可提供當前業內採用較少的差價合約服務;
  • 第三條產品線為 TT2 ,即期權交易系統,這也是當前市面上首家提供該項服務的白標解決方案供應商,考慮到期權市場的巨大增量潛力,TinyTrader 也將 TT2 視為其核心產品線;
  • 第四條產品線為 TT4 ,該產品的重點在於向撮合引擎中新增法幣支援,融合加密貨幣及外匯交易系統。
  • 第五條產品線為 TTHub,對應流動性聚合系統。
  • 第六條產品線為 TTMarket,旨在為客戶提供其他各項第三方服務,比如支付、KYC、合規等等,從而構建一個更為完整的應用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每類產品,TinyTrader 均會提供兩套服務模式——開發模式和全棧模式。在開發模式下,TinyTrader 僅會提供開發工具包,客戶可以藉此自行搭建系統,該模式比較適合有一定自主開發能力的客戶;在全棧模式下,TinyTrader 則會提供完整的“一條龍”服務,包攬所有的系統開發工作。當然了,對應不同的模式,TinyTrader 的服務費用也會有所不同。

結合產品線來看,不難發現雖然 TinyTrader 提供著全套交易基礎設施,但以合約及期權為代表的衍生品業務仍是其產品重心所在。

這並不難理解,CCData 近期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三年來,加密貨幣市場內現貨交易量和衍生品交易量的佔比情況已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衍生品如今已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而截至今年 4 月,衍生品交易量的佔比已上升至 77.6% 的歷史峰值,與之相對現貨交易量僅有 22.4% 。無論是從當前市場結構還是從份額變化趨勢來看,衍生品業務對於交易所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

而從衍生品的內部結構來看,當前市面上主要的交易量均集中在永續合約之上,差價合約及期權相關產品的交易量仍相對較少。The Block 資料顯示,今年 5 月,比特幣期貨的總交易量已達到 7430 億美元,而比特幣期權交易量則僅有 190 億美元,二者之間的差額足有數十倍。

比特幣期貨交易量,單位需以 trillion 計算

比特幣期權交易量,單位僅需以 billion 計算

頂級做市商 Jump Crypto 在年初發布的一片關於衍生品的報告中也曾指出,加密貨幣期權的交易量僅佔現貨交易量的 2% ,但在美股市場上這一數字卻高達 70% ,差額也足有 35 倍之多。

結構上的失衡意味著,雖然當前圍繞著永續合約的市場競爭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但圍繞著期權等新型衍生品的市場競爭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在這些領域或許仍有機會殺出一批新玩家。

Zo Liang 補充介紹稱,對應著各條產品線,TinyTrader 的目標客戶主要有五類群體,其中主要客戶群體為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及傳統外匯經紀商,不過 TinyTrader 也會為一些遊戲公司、做市商以及其他想要進入加密貨幣行業的公司提供服務。

對於加密貨幣交易所而言(尤其是僅有現貨業務的交易所),Zo Liang 指出此類客戶大多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營收及增量難題,僅靠現貨業務很難保證持續的獲客以及正向盈利,此外由於各個司法轄區的監管政策差異,多數客戶均存在一定的合規困擾,TinyTrader 所提供的衍生品服務及合規支援恰好可以解決這兩大痛點。

而對於傳統外匯經紀商來說,Zo Liang 則指出此類客戶選擇 TinyTrader 大多是出於投資組合及業務的多樣化需求,尤其是在傳統金融領域內 MT4、MT5 遭遇監管問題之後,許多此類客戶都面臨著較大的營收壓力。出於增收需求,它們也會有從傳統的股票、私募、外匯行業進軍Web3 市場的潛在動機。

四大優勢,構建 TinyTrader 的護城河

作為機構背後的機構,白標解決方案供應商對於許多圈內人士而言多少會有些陌生,部分讀者可能知道像 Chainup、B2B roker 等公司也在提供類似服務,但也很難獲悉不同服務商之間的服務差異及競爭態勢。

對此,Zo Liang 表示 TinyTrader 擁有著四項其他競爭對手所不能提供的服務優勢,這些優勢也成為了鞏固 TinyTrader 市場地位的護城河。

優勢一在於,TinyTrader 的服務橫跨傳統金融以及 Web3 領域,可提供同時支援法幣及加密貨幣的高效能、低延遲的交易撮合引擎,且其產品模式在傳統金融領域已有過成熟試煉,相對而言更加值得信賴。

優勢二在於,TinyTrader 專注於衍生品服務,更是全球首家可以同時提供永續合約、差價合約、期權、流動性服務等全套服務的白標解決方案商。

優勢三在於,TinyTrader 願意幫助客戶共同成長。之所以這麼說,一是因為 TinyTrader 可以幫助客戶做市並提供風控支援;二是因為 TinyTrader 可接受收益分成的付費形式,不同於僅接受一次性付費的其他服務商,TinyTrader 的這一收費形式意味著其願意將自身盈利與客戶盈利繫結,這也側面彰顯了 TinyTrader 對自身產品競爭力的信心。

優勢四在於,TinyTrader 有著遠超競爭對手的部署效率,最快七天即可上線核⼼交易系統。Zo Liang 補充介紹稱,與之相對,業界某家較知名的白標服務商最快也需要二個月左右的部署週期。

從交易所間的競爭,到金融世界的升級

在與 Zo Liang 的對話中,我們反覆聊到了交易所賽道的發展問題,以及 TinyTrader 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可以發揮的作用。在其看來,評估交易所賽道的發展態勢需要從內、外兩個方向來看。

向內去看,雖然在當前的存量市場上頭部交易所們已呈現出了近乎“壟斷”之勢,但實際上在頭部大所的陰影覆蓋之下仍有著諸多間隙——比如尚不完善的衍生品結構,永續合約之外差價合約、期權都還有著較為廣闊的增量空間;再比如頭部交易所們很難用統一的合規標準去滿足不同司法轄區的監管要求,這給了許多區域型交易們在“一畝三分地”內反攻的機會——這些間隙恰是中小型交易所們破局的機遇。

而向外去看,已有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玩家在藉助 TinyTrader 等服務商的支援入局。一方面,這必然會加劇整個交易所賽道的競爭力度,但同時藉助著這些新玩家們的固有資源,其或許也會間接地給 Web3 市場帶來新的增量。

在接下來的牛熊交替中,交易所賽道勢必會迎來新的變局,但沒有人能夠預測是什麼時候,破局選手又會是誰。對於立志後發追趕的中小型交易所們,所能做的唯有修好內功,靜待時機,而這正是 TinyTrader 等白標服務商作為“送水者”的價值所在。

而展望更遙遠的未來,伴隨著 Web3 的理念進一步成熟,TinyTrader 也希望發揮橋樑作用,把 Web3 領域的創新理念和技術成果帶回傳統金融領域,提升金融系統的執行及結算效率,從而為推動整個金融世界的升級助上一份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